姬星美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人造美人到喂出来,这是他留
TUhjnbcbe - 2024/8/26 18: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从《人造美人》到《喂——出来》,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素材库

对于我而言,知道一些当代大家,却发现ta已经不在人世间,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儿。

星新一其人

他叫星新一,本名星亲一,年9月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去世于年12月30日。他是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被誉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

“不老小学生”的“新一”,就取自这里——或许,这就是青山刚昌对他的一种致敬吧。

我是因为偶然阅读到《喂——出来》才知道,就像我是看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才知晓(当然,我年初第一次知晓勒卡雷这位大佬的时候,他去世不久)。由此可见,我不仅读的书太少,所读的大佬的好书更少。

星新一出生在一个科幻小说尚未兴起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处女地,倘若作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贸然闯入无疑是一场生命的赌博。然而,恐怕星新一是天选之人——因为他不差钱。

25岁时,他的父亲去世,留给星新一的家业是一家制药公司。星新一最后放弃了星制药的经营权,将公司交由他人打理,自己身兼星制药董事职位,于是,每月会有10万日元的稳定收入——嗯,年的月薪10万日元。

好吧,这让他自己的写作之路没了经济负担。

于是,星新一也就成为了当时日本唯一的专业科幻小说家,还成为日本科幻文学的代言人。

话说,年,苏联的载人飞船上天,媒体发现在日本的科幻作家中,仅有星新一能够接受采访——实际上是其他大佬当时还在蛰伏期(这部分关于星新一的生平,源自为此书所写的导读,很详细)。

总之,星新一就是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仅凭一己之力开创了日本科幻小说的时代。有时想想,如果贫困潦倒的处境,恐怕星新一就不是今天令我们熟知的这位了。

虽然星新一在日本科幻文学领域份量极重,作品也从未遭受过抨击,但在他所处的年代,科幻小说还是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读物”,仔细想想,这种矛盾感与无奈感,也颇为现实。

从《人造美人》到《喂——出来》

如果把的作品与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这是两个极端——第一,的故事极短(这是废话),的故事极长(这也是废话);第二,的故事往往在开头几句话就已经交代清楚所有的线索,而的故事有可能在第3章才引出主线,之前2章几千字的描述都只是在塑造一个配角。

当然,两者的共同点是,故事的前90%是铺垫,最后10%进行反转。

的间谍小说固然很值得一读,但我不能认同的是老爷子往往不喜欢像侦探小说那样在开头直接丢出,而是先“啰啰嗦嗦”一堆“有的没的”,如果类似开头的这部分内容能删减50%,整个故事的节奏感可能会明快不少。

我初读的星新一的《人造美人》+《喂——出来》,有种在看《荒蛮故事》的感觉(这部电影其实也挺有趣),虽然无法从星新一的成长经历去揣度为何他只写短篇小说乃至微型小说,但我想,这种“短平快”恐怕是他能找到的最好传播自己思想的形式。

又短小又轻盈,读完故事让人回味无穷——这种要求听起来简单,实则极不容易。

更何况,星新一创作的个故事完全没有一样的。就我个人而言,星新一有点“太浪费”自己的“奇思妙想”,倘若是把几部作品中的几个点子加以组合重塑,做成一个中长篇,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关于获奖的事儿,后文会提及)。

这里,我又忍不住想到当代以色列短篇小说家凯雷特,这位也是写短篇的个中高手,在被问到是否会尝试写长篇时,他说:“我的小说就像爆炸,我不知道怎么把爆炸变慢。”

我想,这句话应该也适用于星新一吧!

其实,我完全可以挑几个星新一的作品进行详聊,但仔细想想,这些作品从内核上算是一体的。星新一的科幻作品,并不是什么,只是一些套着“科技外壳”的现实主义作品。

可能现在的一部分读者热衷的是“浩渺星海、宏伟史诗”般的硬核科幻,像什么《三体》《帝国》《沙丘》等。倘若是这样的巨著与星新一的超短篇对比,后者就显得“极幼”——说实在的,星新一的作品集还真是主打面向少年的科幻作品。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他的作品,会发现有时用一种“上帝的科技视角”去看这个人类社会的各种冷暖是非、真假善恶、爱恨离愁,倒也能品味出哲人洞察世事的通透来。

我最近在揣摩故事设计原理时,也会注意到,并不总是需要一些华丽的词藻来搭建,它可能就是家居中的软装,只是增光添彩,而不是基础。如果用寥寥数语就能讲述一个精妙的故事,这才是绝妙——能想到高手的素描能用几笔就轻松勾勒出模特的特征吗?

如果用一种生物来形容星新一的科幻作品,应该就是水母了吧!结构简单,足够神秘(像是外来生物),而且还有毒(指力量强大)!

我个人很推荐有兴趣的读者看看他的作品,书不厚,每个短篇读起来也不累,像《人造美人》+《喂——出来》每晚临睡前读上七八个,可能一周多一点就能读完。

你所能获得的,大概就是各种惊叹:哇,原来科幻故事还能这么写?!

他的作品为何极少获奖?

关于星新一的作品为何极少获奖,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日本有“御三家”——分别是小松左京、筒井康隆与星新一,前两位都算是日本独有的科幻大奖“日本星云奖”获奖常客,唯有星新一总是有各种遗憾。

一开始我觉得是,但小松左京、筒井康隆都有短篇作品获奖。另外一种解释是,小松左京、筒井康隆都有长篇作品,例如小松左京有《日本沉没》,筒井康隆有《穿越时空的少女》《红辣椒》《富豪警官》等——插一句,这筒井康隆可能恃才傲物惯了,前几年还冒出很让众人不适的言论。

在对星新一作品的解析与导读中,提及“文学界认为他的作品缺少文学价值”。这就让我觉得不太理解,当时的是如何定义“文学价值”的?如果是科幻文学还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早期,还能接受;但等后辈的作品已经屡屡获奖,前辈却还不受承认,是不是就很滑稽了?是作品一定要发人深省吗?还是作品文字一定要足够“华丽”,一定要用“成语俚语典故”铺陈才算?

我觉得,如果从(尤其是故事)的本质看,有很多人看且称赞有加的,就称得上是!没获奖的不一定是,但没人看的作品一定是。

说个更极端的观点,如果是当代有算法推荐的互联网时代,如果极力进行了依旧反响平平,故事的(商业)价值就很低——不管是不是“获奖作品”。

这里我又冷不丁想到一些颇现实的例子。好些个平台,隔三差五就有什么征文比赛,看起来热热闹闹,让圈外的人心痒痒,可惜入围标准和评选规则对外不明示,获奖者总是那么几位,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大概是有“黑箱子”,时间一长居然也就麻木了,所谓“优质获奖作品”不过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反正大家比拼的是谁更懂得“舞文弄墨”与“机巧钻研”,又无需来“watch”。

是应该能被丢在市场上给大众“打分投票”的,而不是一个小圈层的“抱团自嗨”——如果以这个狭隘而自私的角度看,星新一的作品要比小松左京、筒井康隆更有,星新一的部小说可谓是大众看了会觉得“轻松有趣”,而文学创作者们则可以将其视为不断攫取灵感的触发石。

我想,如果说每年获得的那些学者们才算,那恐怕是对全人类无数科研工作者莫大的嘲讽。同样的,如果星新一的作品需要用来衡量价值,这恐怕是对所有作家莫大的讽刺!

拿破仑并不需要教皇为他戴上王冠。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人造美人到喂出来,这是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