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星美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5年班主任自从游戏闯关代替评价墙,学生 [复制链接]

1#

祖庆说

如果评价墙形同虚设,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何在?何不试试成长闯关游戏?一个自我实现的回环,不断地推动孩子向前迈进,朝着他喜欢和满意的状态而去。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25年了,每年开学之初,在布置教室时,我都会留出一面墙壁作为评价墙,如下图:至于评价的内容,不外乎是学习、纪律、卫生、习惯、运动等等,学生达到标准,就在他的名字后边贴一颗星,星星越多越优秀。当然我也会细化评价的内容,比如遵守纪律,会细分为上课专心听讲,下课不疯跑,而运动则会细分为坚持锻炼和运动项目达标。自以为这一套方式无比的完美。因为所有目标都是我希望学生达到的,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培养学生,每一个孩子都会很优秀。每到周五评价时,给做到的孩子发星星,没做到的不发星,多么完美。怎么会不完美呢?这套评价体系,老师省时省力,学生无话可说,家长照单全收。评价形同虚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那是年升入三年级时,班上转来一个小男生,他叫小培,是个早产儿,运动协调能力很差,跳绳、跑步都远远地落在同学们后面。所以每到周五评价体育达标星时,他都得不到星星。看到小培名字后面那一大片空白,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可是运动会跳绳达标的标准就在那,我能有什么办法?有一天上体育课,有学生跑来告诉我小培不见了,我着急地满校园找,最后终于在卫生间的小隔间里找到了他。小培哭着告诉我,代老师,我不想去上体育课了,因为不管多努力,我都达不到墙上的标准。我每天在家坚持跳绳半个小时,虽然每分钟的个数已经从20个提高到了40个,但是离达标的个还很远。看到小培沮丧的表情,我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我希望通过评价和目标培养优秀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成长和进步。为什么这一套我自以为完美的评价体系会成为打击孩子自信心的武器,这样的一套评价体系,它到底是完美还是形同虚设?回到教室,站在评价墙前陷入了沉思,我发现每学期班上星星多的孩子,基本都是一群孩子。他们上课听讲专心,专注度高,热爱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得到那些星星。这样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形同虚设。而星星很少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总是达不到标准,久而久之就和小培一样自我放弃了。这样的评价,对他们来说也是形同虚设。如果评价形同虚设,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成长闯关游戏我和班主任团队经过了多次头脑风暴,决定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真正尊重学生的成长起点,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真正唤醒学生成长动力。于是,成长闯关游戏应运而生。怎么玩呢?游戏第一步:制定关卡。每月初的班会课上,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不足来制定成长关卡。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睡懒觉,那他的成长关卡就是每天7点准时起床;有的学生特别不爱收拾,成长关卡就是每天自觉整理书桌和书包。四十几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目标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关卡都不一样,但都立足自身成长起点,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标准,一人一内容。游戏第二步:寻找成长陪伴人。学生确定了成长目标后,要寻找两个成长陪伴人并结成联盟。根据目标的不同,成长陪伴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