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脷叶别名:龙舌叶、龙味叶、龙利叶等。
植物识别
常绿小灌木。枝多少扭曲,下部斜倚。单叶互生,稍肉质,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顶端圆,基部楔尖或渐狭,上面深绿色或淡蓝绿色,中脉和侧脉附近常为苍白色。花紫红色,很小,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几朵簇生或组成腋生聚伞花序,雌花1~2朵常生于叶腋;雄花的花萼盘状,有雄蕊3枚;雌花的花萼陀螺状,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雄花和雌花均无花瓣。蒴果大如豌豆,扁球形,外有宿萼包被。
药材识别
呈团状或长条状皱缩,展平后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如舌状,先端圆钝稍内凹而有小尖刺,基部窄呈楔形或稍圆,全缘,叶面深绿色,常有灰白色花斑,叶背*绿色,中脉突出,基部偶见柔毛,侧脉羽状,5~6对,近外缘合拢。硬纸质,稍厚。气微,味淡微甘。
药材基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叶。
采集加工:4~10月采收,以6~8月为盛产期。每隔15~20天采摘青绿色老叶1次,每株每次从上而下摘取3~4片叶,阴干(不宜直接曝晒,否则叶片色*质次);或阴干至七八成干时,将叶片叠齐捆成小扎,用蒲席遮盖,晒至足干。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或生于山谷、山坡湿润肥沃的丛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归肺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肺热咳喘痰多;口干;便秘。
用法用量:10~15克,煎服。用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
(本